採訪泰國中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甲寅先生
【前言】
在泰國華裔企業家眾多、星光璀璨,當中來自泰國臺灣企業家、被眾多僑居泰國的臺灣鄉親一致公認為【最具公信力的元老級人物之一的一大將】,莫過於於陳甲寅先生。其先後擔任泰國臺灣僑界各種團體之會長、監事長、主任,理事長,董事長和顧問等頭銜超過二十多個,令其備受推崇的職位有:中華民國僑務院會諮詢委員;泰國九屬會館榮耀首長聯誼會首長委員;泰國華文教師公會名譽主席;泰國全僑民主和平聯盟永遠榮譽理事長;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榮譽董事;泰國臺灣商會聯合總會顧問團主席、泰國華僑協會監事長;臺灣南鯤鯓代天府管理委員會顧問;泰國南瑤媽祖廟宮顧問團主席;泰國彰化同鄉會榮譽理事長;泰國臺灣會館永遠榮譽顧問兼顧問委員會副委員長;泰國中華國際學校名譽董事長;泰國吞武裡府台商聯誼會會長等重要職位。充滿傳奇的一段歷程造就出這位泰國華裔傑出企業家,其成功背後的一段不為外人知的迭事,在接受《泰國-映象》社長面對面獨家訪談中,為廣大讀者娓娓道來。
第一部:【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】
1940年,陳甲寅出生在臺灣一戶普通農戶家,作為農家子弟,不識字的父母給予他一個聰慧的頭腦和四肢健全的體魄。1960年,他進入泰國技工學校畢業,從軍2年後,在臺灣一家纖維廠找到工作,除了做好本分工作之外, 其主動攬下廠裡其他部門無人願做的活,他說,他為了學習快速掌握生產程式。這樣一來,他躍升為廠裡的一位內行人,瞭若指掌的拆解日本機器,模仿組裝機器,很快晉升為工課長,生產總監等重要職位,這些機遇促使他快速成長,從瞭解廠房設備;廠房的內部結構到整個廠房的建築圖紙,都是他當時每日必修掌握的科目,重壓之下,驚出一位精通業務的內外一把手。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。由於他在廠裡的突出表現和高超的技能,被該廠老闆相中,委派他為全權代表到泰國開拓新的市場。1972年,一項和泰國華僑合作項目,演繹出他日後人生大轉機的舞臺,光陰如梭,一晃從其抵達泰國之初,以將近半個世紀,其已經成功打拼出一塊諾大的泰國新天地。每當回憶昔日的歲月,他平淡地表述到,初到泰國,語言不通,孤身一人在外,從廠房的打樁,圖紙施工建造到機器拼裝等複雜的工序,都是他一手一腳打造出來。其老闆真是慧眼識英雄,將其一人頂三人的高手來使用。
在草創時期,反復修改廠房及建造圖紙,比如染布廠房的高度低矮再翻造;冷氣回风裝備等程式的畫樣圖紙,也是陳甲寅的傑作。當時合作項目的從紡紗,印染,織布,定性成衣到各類紡織成品,纖維製品推向泰國市場,他憑藉一流的生產技能,確保廠家的一條龍生產程式、出產的產品以品質穩定和優質威名,在泰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,陳甲寅不僅贏得在泰國的個人成功,也贏得泰國同行的首肯和威望。
第二部:【創業交響曲】
在泰國期間,陳在一家泰國華人開辦的紡織廠聘為廠長,負責紡紗,織布,定型,成衣等加工程式管理,他更加如虎添翼,成為紡織業的行家。1982年,陳和朋友合資,獨創自己的公司—中泰紙業有限公司,生產專門配置紡織生產使用的紙管產品品種繁多,應有盡有;也滿足到客戶們苛刻要求每件達標必須做到重量及尺寸一致,不能有絲毫的偏差,其生產的紙管成為泰國紡織行業及紡織市場的搶手貨。
隨著生意日益拓展,他大手筆購買土地建幾幢新廠房,實現其打造泰國紙管業的霸主夢想打下基礎,其產品品質在泰國業內的知名度愈來愈響。
1990年,為了擴大多種經營,其設立了中泰貼合實業公司,也是其囊下的一個成功企業,該產品被廣泛使用于沙發、皮包、女性內衣及皮鞋等內層使用的必用材料,他慧眼識市場,選擇了項目贏得大市場。
第三部:【福德雙修,商場高人】
1992年,他創辦了永發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進口先進設備包括:塑膠成型機;真空電鍍機;UV電鍍機;烤漆機;烘乾機和裝配機等生產工藝高檔掛鐘系列產品,遠銷南美洲、中東等地方,為他贏得另一桶金。一段光景,來自中國大陸的廉價電子塑膠鐘充斥泰國小攤市場,使其生意受到衝擊,他說道:他繼續鎖定電子產品的品質和品質永遠在高水準發展,因此,這給他帶來新的轉機,日本精工產品聞名世界,但其嚴格的苛刻和要求,也令許多海外接單廠家打退堂鼓,然而陳甲寅的廠憑藉誠懇認真的態度,保質保量的承諾,從當初接單數量8千個躍升為日後2萬個,令日本客戶完全信賴其產品的穩定品質,不斷追加下訂單的數量,成為泰國鐘錶業的一道佳話。
陳補充說道,做生意和做人,如出一轍,一言諾金,不僅為自己樹立了良好的品牌,也是為客戶對方贏得信賴,為彼此之間節省時間和繁瑣的糾纏以及不良財務之困擾。他說到也做到,他的高品質產品殺入眾多泰國一流的高級時尚大商場,其產品不僅得到很好的銷路,而且為客戶贏得利潤和雙方長期的友好合作。其一言一行,將客戶的疑慮一掃而空,客戶把過去一成不變的財務手續簡化,成為彼此信賴之下的互利互贏之基石。
第四部:【信善大使】
其擔任全僑民主和平聯盟泰國支盟主席,率領該機構會員攜手泰國樞密院大臣等高級官員一道,每年逢吉日到泰國敬老院捐贈生活用品及現金,宴請所有的老人家享受一頓地道的中式午餐;日月流逝,如此這般至今堅持了近十年。
打拼半個人生,一手創辦下來的事業傳給三個兒子經營,如今步入耄耋老人行列的陳主席,每天挺著硬朗的身子,遊走在泰國各家敬老院、孤兒院及臺灣各大會館之間,他仿佛泰國鄉親中的大族長,大判官一般,威嚴神情下卻充滿濃濃的臺灣鄉情,其一言一行之間,一位大兄長的身份流露無遺,彰顯無比。他很欣賞的一句話,亦是概括其一生的品德和修行,詮釋得到全泰國的臺灣鄉親首肯【最具有公信力的人物】。以最好一句話概括【以德報德;以身赴行;以信威眾;以善撫人;以昭四方;以聲留世】。
他在泰國打拼的日子,不計較個人的得失,他淺淺一笑而過。一笑泯恩仇的大度,方可贏得海闊天空,成就這位泰國華裔大企業家的胸襟和精神境界,其心態平和,不溫不燥,捐贈給泰國貧苦百姓,不留名,做人低調,他常以一個手勢比喻並說【施捨總比乞討好】;其舉動影響其下一代,比如:曾經在泰國大成府發生一場水災,他兒子贈送一卡車罐裝水到災區,並以小舟親自送到浸泡在水中的災民手中,其肩負一個企業家應當承當的社會責任,無私捐贈建造泰國臺灣聖靈媽祖廟及泰國寺廟,至於次數及總金額,他記不清楚,他博大的情懷躍然紙上。
他的足跡留在中國各個角落,幾年來,他多次陪同泰國華僑協會會員及泰國華裔企業家組成的參觀團,赴中國大陸考察市場,其獨特身份得到中國政府及中國僑辦在釣魚臺的高規格接待,沿途中國各省市縣的當地第一把手親自接風招待,風光無限,身兼重任,其不僅熱心促進兩岸民間交往,而且加強中泰台三地之間的溝通,努力扮演好一位泰國華裔企業家的一個友好使者和民間信使的角色,其散發出來的真善情在筆者結束採訪之時得到昇華,其高昂的情緒自然不在話下。
文/大玮